中级考试-财务管理章节要点总结
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和分权,需要考虑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
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
集权和分权应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财务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
(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
(三)明确财务的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
(四)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
企业组织体制大体上有U型组织、H型组织和M型组织三种形式。U型组织仅存在于产品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H型组织实质上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分公司则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M型结构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由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组成的总部,它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第二个层次是由职能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的。第三个层次是围绕企业的主导或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各所属单位, M型结构集权程度较高,突出整体优化,具有较强的战略研究、实施功能和内部关系协调能力。它是目前国际上大的企业管理体制的主流形式。M型的具体形式有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结构等。
四、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内容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总部应做到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员委派。
(一)集中制度制定权
(二)集中筹资、融资权
(三)集中投资权
(四)集中用资、担保权
(五)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
(六)集中财务机构设置权
(七)集中收益分配权
(八)分散经营自主权
(九)分散人员管理权
(十)分散业务定价权
(十一)分散费用开支审批权
一、技术环境
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是指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经济环境
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
经济环境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通货膨胀水平等。
(一)经济体制
(二)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运行带有一定的波动性。大体上经历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几个阶段的循环,这种循环叫做经济周期。
表1―1 经济周期中的财务管理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