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班章节配套练习第2章
第二章 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吨为1 200元,增值税额为1 020 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 000元(按税法规定,按7%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装卸费用20 000元,途中保险费用22 2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 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6 078 000
B.6 098 000
C.6 093 800
D.6 089 000
2.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300万元,另发生保险费19万元,装卸费10万元,途中发生10%的合理损耗,按照税法规定,购入的该批农产品按照买价的13%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该批农产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81
B.290
C.261
D.210
3.某一般纳税人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材料成本100万元,加工费10万元(不含税),受托方增值税税率为17%,受托方代扣代缴消费税2万元。该批材料加工后委托方直接出售,则该批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为( )万元。
A.127
B.112
C.117
D.110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执行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确定
B.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存货而同时结转的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C.会计期末,在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对材料进行计量时,对于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等,可直接将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市价相比较来确定材料是否发生了减值
D.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
5.A公司期末存货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9年8月9日A公司与N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A公司于2010年5月15日向N公司销售计算机5 000台,每台1.20万元。2009年12月31日A公司已经生产出计算机4 000台,单位成本0.80万元,账面成本为3 2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10万元,预计4 000台计算机的销售税费为264万元。则2009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A.4 400
B.4 136
C.4 536
D.4 800
6.A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公司已于2009年5月18日与乙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将于2010年8月23日之前向乙公司提供30 000件甲产品,合同单价为0.06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有两个存货项目:甲产品和乙材料。乙材料是专门生产甲产品所需的原料。甲产品期末库存数量有15 000件,账面成本为52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580万元;为生产合同所需的甲产品,A公司期末持有乙材料300公斤,用于生产15 000件甲产品,账面成本共计450万元,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555万元,估计至完工尚需发生成本230万元,预计销售30 000个甲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130万元,预计销售库存的300公斤乙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30万元,则A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金额为( )万元。
A.900
B.1 440
C.915
D.895
7.龙腾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08年末成本800万元,可变现净值750万元;2009年末成本730万元,可变现净值700万元。其中2008年末结存的存货在2009年出售一半。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009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25
B.20
C.-20
D.-5
8.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2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400 000元,增值税为68 000元,委托货运公司将其货物送到公司仓库,双方协定运输费3 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 500元,途中保险费为800元。途中货物一共损失40%,经查明原因,其中5%属于途中的合理损耗,剩余的35%属于非正常损失,则该原材料的入库单价为( )元。
A.2 202.38
B.2 025.45
C.2 194.24
D.2 518.30
9.弘光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6月因意外火灾烧毁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 000元,收回残料价值500元。保险公司赔偿2 800元。该批被烧毁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为( )元。
A.8 005
B.8 400
C.8 000
D.8 05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有( )。
A.随同产品出售而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
B.出租包装物的摊销成本
C.销售材料时结转其成本
D.出借包装物的摊销成本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B.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C.期末通过比较发现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就要冲减存货跌价准备至零
D.按照税法规定,接受捐赠的存货,应将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3.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计算其可变现净值时,应从估计售价中扣除的项目有( )。
A.存货的账面成本
B.存货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C.存货的储存费用
D.估计销售所必须发生的费用
4.下列项目中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
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的成本
C.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D.企业原材料计提减值准备
5.下列项目应计入企业商品采购成本的有( )。
A.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B.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商品支付的增值税
C.支付的包装费
D.支付的印花税
6.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
A.委托加工材料
B.发出商品
C.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D.自制半成品
三、判断题
1.工业企业购入材料和商业企业购入商品所发生的运杂费、保险费等均应计入存货成本(金额较小情况除外)。( )
2.已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存货盘亏,在查明原因后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按其实际损失额减去可收回赔偿额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
3.企业的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在资产负债表日不应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
4.生产领用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制造费用;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
5.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也不会影响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
6.如果某一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如果材料发生减值,但是生产的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就按自身的可变现净值和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减值额。( )
四、计算题
1.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器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存货品种 数量 单位成本(万元) 账面余额(万元) 备注
甲产品 280台 15 4200
乙产品 500台 3 1500
丙产品 1000台 1.7 1700
丁配件 400件 1.5 600 用于生产丙产品
合计 8000
2009年12月31日,甲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5万元。
2009年12月31日,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长江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10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乙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乙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
2009年12月31日,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
2009年12月31日,丁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现有丁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丙产品, 用丁配件加工成丙产品后预计丙产品单位成本为1.75万元。
2008年12月31日甲产品和丙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销售甲产品和丙产品分别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和100万元。
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长江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A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9年3月18日A公司与甲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A公司于2010年5月7日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 000台,每台2万元。2009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28 000台,单位成本1.84万元。2009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6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1万元。A公司于2010年5月7日按合同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 000台,每台2万元,发生的销售费用为每台0.1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A公司于2010年8月11日销售笔记本电脑5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万元,发生的销售费用为每台0.1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均已收到。A公司是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2009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零。
要求:
(1)计算2009年末A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分录;
(2)编制2010年A公司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答案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存货支付的增值税不计入其取得成本,其购进货物时发生的运杂费全额以及合理损耗应计入其取得成本。本题中,按照购买5 000吨所发生的实际支出计算,其中运输费用应扣除7%的进项税额。故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5 000×1 200+60 000×(1-7%)+20 000+22 200=6 098 000(元)。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免税农产品,其买价的13%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因此其入账价值为:300×(1-13%)+19+10=290(万元)。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出售,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要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中。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100+10+2=112(万元)。
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用于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进行期末计价时,应该先考虑该材料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已减值:(1)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A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已经签订销售合同,该批计算机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库存数量4 000台小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5000台,因此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应以约定的价格4 000台×1.20=4 800(万元)作为计算基础。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4 800-264=4 536(万元)。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公司的两项存货中,甲产成品的销售合同数量为30 000件,库存数量只有一半,则已有的库存产成品按合同价格确定预计可变现净值,即0.06万元。乙材料是为了专门生产其余15 000件甲产品而持有的,在合同规定的标的物未生产出来时,该原材料也应按销售合同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则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按合同价0.06万元计算。因此,两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5 000×0.06-130/2)+(15 000×0.06-230-130/2)=1 440(万元)。
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8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800-750=50(万元)。2009年因出售一半存货,结转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主营业务成本”。2009年末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30-700-(50-25)=5(万元)。故2009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25-5=20(万元)。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原材料的入账价值=[400 000+3 000×(1-7%)+1 500+800]×(1-35%)=263 308.5(元)。
原材料的入库单价=263 308.5/[200×(1-40%)]=2 194.24(元)。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批烧毁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10 000×(1+17%)?500?2 800=8 400(元),所涉及到的分录:
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 700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 700
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 500
其他应收款 2 800
营业外支出 8 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 700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出借包装物的摊销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2.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B,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选项C,如果存货以前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这种情况下,期末不用做账务处理;若存货以前已经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则这种情况下,应按适当的金额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3.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根据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确定。
4.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影响当期利润总额;
选项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的成本,计入“制造费用”,不影响营业利润;
选项C,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计入“销售费用”,调减营业利润;
选项D,企业原材料发生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调减营业利润。
5.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小规模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是不允许抵扣的,所以应计入采购成本中。印花税应计入“管理费用”。
6.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目前不能确认为存货。
三、判断题
1.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根据企业准则规定,商业企业外购商品采购过程中的相关费用也应计入商品成本。
2.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如果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盘亏,其净损失额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中。
3.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法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法核算,但资产负债表日均应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4.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5.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也影响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6.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如果材料发生减值,但是生产的产品没有发生减值,该材料不需要计提减值。
四、计算题
1. 【正确答案】:(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13-0.5)=3 500(万元),小于成本4200万元,则甲产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万元,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800-200)=100(万元)
(2)乙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0.2)=900万元,其成本=300×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0.2)=560(万元),其成本=200×3=6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0-560=40(万元)
(3)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 000×(2-0.15)=1850(万元),其成本是1700万元,则丙产品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要把原有余额1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4)丁配件对应的产品丙的成本=600+400×(1.75-1.5)=700(万元),可变现净值=400×(2-0.15)=740(万元),丙产品未减值,则丁配件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40-50=9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 1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
贷:存货跌价准备--乙产品 40
借:存货跌价准备--丙产品 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
2. 【正确答案】:(1)2009年12月31日,由于A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28 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20 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20 000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超过的部分8 000台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①有合同约定:
可变现净值=20 000×2-20 000×0.1=38 000(万元)
账面成本=20 000×1.84=36 800(万元)
因为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所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0。
②没有合同的约定:
可变现净值=8 000×1.76-8 000×0.1=13 280(万元)
账面成本=8 000×1.84=14 720(万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4 720-13 280=1 440(万元)
③相关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4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440
(2)2010年5月7日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 000台。
借:银行存款 46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20 000×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 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 800(20 000×1.84)
贷:库存商品 36 800
借:销售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2010年8月11日销售笔记本电脑5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万元。
借:银行存款 994.5
贷:主营业务收入 850 (5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4.5
借:主营业务成本 920(500×1.84)
贷:库存商品 920
借:销售费用 50
贷:银行存款 50
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1 440×920/14 720=9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90
贷:主营业务成本 90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吨为1 200元,增值税额为1 020 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 000元(按税法规定,按7%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装卸费用20 000元,途中保险费用22 2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 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6 078 000
B.6 098 000
C.6 093 800
D.6 089 000
2.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300万元,另发生保险费19万元,装卸费10万元,途中发生10%的合理损耗,按照税法规定,购入的该批农产品按照买价的13%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该批农产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81
B.290
C.261
D.210
3.某一般纳税人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材料成本100万元,加工费10万元(不含税),受托方增值税税率为17%,受托方代扣代缴消费税2万元。该批材料加工后委托方直接出售,则该批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为( )万元。
A.127
B.112
C.117
D.110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执行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确定
B.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存货而同时结转的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C.会计期末,在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对材料进行计量时,对于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等,可直接将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市价相比较来确定材料是否发生了减值
D.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
5.A公司期末存货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9年8月9日A公司与N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A公司于2010年5月15日向N公司销售计算机5 000台,每台1.20万元。2009年12月31日A公司已经生产出计算机4 000台,单位成本0.80万元,账面成本为3 2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10万元,预计4 000台计算机的销售税费为264万元。则2009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A.4 400
B.4 136
C.4 536
D.4 800
6.A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公司已于2009年5月18日与乙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将于2010年8月23日之前向乙公司提供30 000件甲产品,合同单价为0.06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有两个存货项目:甲产品和乙材料。乙材料是专门生产甲产品所需的原料。甲产品期末库存数量有15 000件,账面成本为52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580万元;为生产合同所需的甲产品,A公司期末持有乙材料300公斤,用于生产15 000件甲产品,账面成本共计450万元,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555万元,估计至完工尚需发生成本230万元,预计销售30 000个甲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130万元,预计销售库存的300公斤乙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30万元,则A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金额为( )万元。
A.900
B.1 440
C.915
D.895
7.龙腾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08年末成本800万元,可变现净值750万元;2009年末成本730万元,可变现净值700万元。其中2008年末结存的存货在2009年出售一半。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009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25
B.20
C.-20
D.-5
8.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原材料2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400 000元,增值税为68 000元,委托货运公司将其货物送到公司仓库,双方协定运输费3 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 500元,途中保险费为800元。途中货物一共损失40%,经查明原因,其中5%属于途中的合理损耗,剩余的35%属于非正常损失,则该原材料的入库单价为( )元。
A.2 202.38
B.2 025.45
C.2 194.24
D.2 518.30
9.弘光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6月因意外火灾烧毁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 000元,收回残料价值500元。保险公司赔偿2 800元。该批被烧毁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为( )元。
A.8 005
B.8 400
C.8 000
D.8 05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有( )。
A.随同产品出售而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
B.出租包装物的摊销成本
C.销售材料时结转其成本
D.出借包装物的摊销成本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B.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C.期末通过比较发现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就要冲减存货跌价准备至零
D.按照税法规定,接受捐赠的存货,应将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3.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计算其可变现净值时,应从估计售价中扣除的项目有( )。
A.存货的账面成本
B.存货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C.存货的储存费用
D.估计销售所必须发生的费用
4.下列项目中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
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的成本
C.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D.企业原材料计提减值准备
5.下列项目应计入企业商品采购成本的有( )。
A.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B.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商品支付的增值税
C.支付的包装费
D.支付的印花税
6.下列各种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
A.委托加工材料
B.发出商品
C.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D.自制半成品
三、判断题
1.工业企业购入材料和商业企业购入商品所发生的运杂费、保险费等均应计入存货成本(金额较小情况除外)。( )
2.已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存货盘亏,在查明原因后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按其实际损失额减去可收回赔偿额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
3.企业的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在资产负债表日不应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
4.生产领用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制造费用;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
5.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也不会影响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
6.如果某一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如果材料发生减值,但是生产的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就按自身的可变现净值和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减值额。( )
四、计算题
1.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器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存货品种 数量 单位成本(万元) 账面余额(万元) 备注
甲产品 280台 15 4200
乙产品 500台 3 1500
丙产品 1000台 1.7 1700
丁配件 400件 1.5 600 用于生产丙产品
合计 8000
2009年12月31日,甲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5万元。
2009年12月31日,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长江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10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乙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乙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
2009年12月31日,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
2009年12月31日,丁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现有丁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丙产品, 用丁配件加工成丙产品后预计丙产品单位成本为1.75万元。
2008年12月31日甲产品和丙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销售甲产品和丙产品分别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和100万元。
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长江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A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9年3月18日A公司与甲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A公司于2010年5月7日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 000台,每台2万元。2009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28 000台,单位成本1.84万元。2009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6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1万元。A公司于2010年5月7日按合同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 000台,每台2万元,发生的销售费用为每台0.1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A公司于2010年8月11日销售笔记本电脑5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万元,发生的销售费用为每台0.1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均已收到。A公司是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2009年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零。
要求:
(1)计算2009年末A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分录;
(2)编制2010年A公司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答案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存货支付的增值税不计入其取得成本,其购进货物时发生的运杂费全额以及合理损耗应计入其取得成本。本题中,按照购买5 000吨所发生的实际支出计算,其中运输费用应扣除7%的进项税额。故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5 000×1 200+60 000×(1-7%)+20 000+22 200=6 098 000(元)。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免税农产品,其买价的13%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因此其入账价值为:300×(1-13%)+19+10=290(万元)。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出售,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要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中。材料加工完毕入库时的成本=100+10+2=112(万元)。
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用于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进行期末计价时,应该先考虑该材料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已减值:(1)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A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已经签订销售合同,该批计算机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库存数量4 000台小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5000台,因此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应以约定的价格4 000台×1.20=4 800(万元)作为计算基础。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4 800-264=4 536(万元)。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公司的两项存货中,甲产成品的销售合同数量为30 000件,库存数量只有一半,则已有的库存产成品按合同价格确定预计可变现净值,即0.06万元。乙材料是为了专门生产其余15 000件甲产品而持有的,在合同规定的标的物未生产出来时,该原材料也应按销售合同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则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按合同价0.06万元计算。因此,两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5 000×0.06-130/2)+(15 000×0.06-230-130/2)=1 440(万元)。
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8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800-750=50(万元)。2009年因出售一半存货,结转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主营业务成本”。2009年末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30-700-(50-25)=5(万元)。故2009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25-5=20(万元)。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原材料的入账价值=[400 000+3 000×(1-7%)+1 500+800]×(1-35%)=263 308.5(元)。
原材料的入库单价=263 308.5/[200×(1-40%)]=2 194.24(元)。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批烧毁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10 000×(1+17%)?500?2 800=8 400(元),所涉及到的分录:
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 700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 700
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 500
其他应收款 2 800
营业外支出 8 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 700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出借包装物的摊销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2.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B,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选项C,如果存货以前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这种情况下,期末不用做账务处理;若存货以前已经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则这种情况下,应按适当的金额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3.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根据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确定。
4.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影响当期利润总额;
选项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的成本,计入“制造费用”,不影响营业利润;
选项C,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计入“销售费用”,调减营业利润;
选项D,企业原材料发生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调减营业利润。
5.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小规模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是不允许抵扣的,所以应计入采购成本中。印花税应计入“管理费用”。
6.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目前不能确认为存货。
三、判断题
1.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根据企业准则规定,商业企业外购商品采购过程中的相关费用也应计入商品成本。
2.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如果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盘亏,其净损失额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中。
3.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法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法核算,但资产负债表日均应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4.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5.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也影响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6.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如果材料发生减值,但是生产的产品没有发生减值,该材料不需要计提减值。
四、计算题
1. 【正确答案】:(1)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13-0.5)=3 500(万元),小于成本4200万元,则甲产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万元,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800-200)=100(万元)
(2)乙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0.2)=900万元,其成本=300×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0.2)=560(万元),其成本=200×3=6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0-560=40(万元)
(3)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 000×(2-0.15)=1850(万元),其成本是1700万元,则丙产品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要把原有余额1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4)丁配件对应的产品丙的成本=600+400×(1.75-1.5)=700(万元),可变现净值=400×(2-0.15)=740(万元),丙产品未减值,则丁配件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40-50=9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 1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
贷:存货跌价准备--乙产品 40
借:存货跌价准备--丙产品 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
2. 【正确答案】:(1)2009年12月31日,由于A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28 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20 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20 000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超过的部分8 000台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①有合同约定:
可变现净值=20 000×2-20 000×0.1=38 000(万元)
账面成本=20 000×1.84=36 800(万元)
因为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所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0。
②没有合同的约定:
可变现净值=8 000×1.76-8 000×0.1=13 280(万元)
账面成本=8 000×1.84=14 720(万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4 720-13 280=1 440(万元)
③相关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4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440
(2)2010年5月7日向甲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20 000台。
借:银行存款 46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20 000×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 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 800(20 000×1.84)
贷:库存商品 36 800
借:销售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2010年8月11日销售笔记本电脑5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7万元。
借:银行存款 994.5
贷:主营业务收入 850 (5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4.5
借:主营业务成本 920(500×1.84)
贷:库存商品 920
借:销售费用 50
贷:银行存款 50
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1 440×920/14 720=9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90
贷:主营业务成本 90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财经速递
网站地图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
初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实验班
初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
中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